使用说明:点击“全屏”可放大地图窗口;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;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;地图左上角“+”可放大“-”可缩小;“上下左右箭头”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;点击“三维图/二维图/卫星图”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、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。
县情概况
米,控制红线36米。单体结构实行厂宿分开,仓储一体化;办宿楼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,实行玻璃幕墙式涂料装饰,高度为2-4层,厂房或车间采用双层轻钢结构,色彩以明快淡雅为主,沿路建筑后退道路红线7米进行起伏式绿化,沿路围墙采用通透式栏杆。厂区绿地面积不低于30%,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15万元,建筑面积不低于85%,区内架设电力专线,铺设通信宽带,供排水设施齐备,设立园区派出所和金融网点,设有服务区、仓储物流中心和综合展厅。
项目区的服务宗旨是:只要项目定了干,一切手续我们办;只要项目开了工,跟踪服务全程过程;只要项目投了产,终年服务无极限。
项目区的发展思路是:聚集整合中小规模皮毛企业,由小到大,滚动开发,与大营皮毛市场一体化培育,做到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市场互动、错位发展,以实现皮毛产业链的有效对接,打造全县最大的皮毛制品生产基地,为壮大皮毛行业搭建坚实的发展平台。
特色发展
故城县建国镇姜圈村有着多年的蔬菜种植历史,最近几年更是声名鹊起:全村有130多公顷土地种植蔬菜,占耕地总面积的90%,年人均蔬菜收入达6500多元,蔬菜采摘旺季,日销售额达20多万元。
过去,该村种菜一直沿用传统种植模式,管理粗放,再加上种植结构不合理,科技含量低,生产规模小,造成蔬菜产量低、品质差、效益低。为了提高种植效益,村里也想尽办法带领村民引进新品种、新技术,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还成立了蔬菜协会。该村经济发展真正驶上快车道,还是从2005年实施蔬菜标准化种植开始。
生产无公害蔬菜是一项系统工程,不仅涉及气温、水质、土肥和农药污染问题,更涉及产前生产资料的准备、产中栽培成套技术和产后储运包装等一系列环节。为此,2005年故城县质量技监局联合县农业局、蔬菜办等单位,共同研究编写了《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规程》、《无公害蔬菜质量基本要求》、《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使用规则》、《蔬菜高效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》、《无公害蔬菜储藏、保鲜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规程》和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》等多项地方性标准。
有了标准,蔬菜种植就有了全方位技术依托。村蔬菜协会正式挂牌成为运河无公害蔬菜协会,为使蔬菜品质和种植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,协会把农民利益与协会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,采用订单式标准化生产和协会+基地+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,坚持以发展绿色、无公害蔬菜种植为目的,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,在蔬菜生产经营中实行五统一,即统一供种、统一测土配方、统一购进生产资料、统一施肥用药和统一销售。
通过这一系列尝试,菜农们真正尝到了采用标准种植蔬菜的甜头。现在,运河无公害蔬菜协会的生产区域由过去的本县本乡扩展到河北、山东等地,蔬菜面积迅速扩大,协会会员达300多户,有10余种蔬菜注册了无公害品牌,并实现拱棚速生菜及陆地菜一年4种4收,经济效益成倍提高。
地方特产
传说一:故城龙凤贡面分圆条和扁条形两种,圆条细而长,中间有孔,称“龙须面”;扁条平而直,薄如纸,称“凤尾面”。此面起源于明朝,为衡水故城镇齐氏始创,迄今已有500年的生产历史。明朝宣德年间进入御膳房,后被清乾隆帝御封为“上用龙须凤尾贡面”。
故城贡面选料严格、工艺细致,它白如雪,细如丝,空如竹,韧如藤。入口细腻柔软,清香可口,有筋骨,不发粘,易消化。且一煮即熟,长煮不烂,冷后加热仍保持原样、原味。因条细心空,吸水力强,食时,汤面各半,但将面挑起,却不见碗中有汤;放回碗中,汤水又复析出,是该面最为独特之处。
传说二:故城“龙凤贡面”,分为龙须面和凤尾面两种,龙须面因条圆空心、细如龙须而得名;凤尾面因条扁平直、薄如绵纸而称之。据甘陵县志记载,甘陵手工挂面在明宣德年间即已作为贡品进入皇宫御膳房。清乾隆皇帝南巡驻跸甘陵驿站时,品尝过甘陵挂面后,龙颜大悦。县令闻之,随之进贡皇宫。乾隆皇帝见后喜爱有加,亲笔御封为“上用龙须凤尾贡面”。由此,龙凤贡面便名扬天下,被视为珍品。
该面选用故城半沙地特产的硬质小麦面粉,和以香油、蛋清和其他佐料,手工抻制,阴干而成。其色白微青,柔韧晶亮,条细如须且空心,一煮就熟,久煮不烂,吃起来味厚、细软、有口劲。面条吸水后,一箸挑起,碗内无汤,放下则清汤满碗,令人拍案叫绝。
该地紧靠京杭大运河,客商如云,人们来到这里,都要品尝龙凤贡面,并随身带回与家人享用或馈赠亲友。因此,龙凤贡面几百年来经久不衰。
1900年在天津举办的九国手工制品评比大会上,龙凤贡面荣获铜牌奖。1986年获河北省优质产品奖。2006年被列为河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!